1949年青岛解放后,山东大学移交人民政权。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军事管制委员会(简称军管会)派文教部部长王哲接管山大。王哲接收山大后,委派文教部大学处处长罗竹风作为军代表具体负责山大工作。罗竹风是山东平度人,早年求学北京,读过北大中文系,后在青州任中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弃教回乡,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组织游击队抗日,任平度县县长。
当时,著名学者冯沅君、陆侃如夫妇都在山东大学执教。在青岛解放一个月后的7月7日,陆侃如受邀参加了解放军的汇泉阅兵典礼。不久,山东大学建立党总支,罗竹风任总支书记。行政上成立了校务委员会,陆侃如、童第周等进步教授进入了委员会。陆侃如任副主任委员,兼山大图书馆馆长。从此,陆侃如进入山大领导层,担任学校管理工作。
然而,冯沅君仍然教书上课。一天,陆侃如下班回家,告诉冯沅君说有个人自称是她的学生,说听过她的课,这位学生说要来拜访她。随后交给沅君一张字条。字条上写着:冯先生:
十七年前的学生向先生请安。
竹风奉命来到山大,还望冯先生、陆先生多关照,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出批评。
近日工作纷乱繁杂,常有顾头难以顾脚之困。待稍有闲暇,定登门拜访先生。
文字虽简,水平极高!仅“十七年前的学生向先生请安”一语,就足以感人肺腑。冯沅君感到很惊讶:想不到这位声震山大的年轻军代表罗竹风,这位学校第一领导人,竟在北大读过书,听过自己的课,还来认多年前的先生。
时值“一二·九”运动纪念前夕,罗竹风果然前来看望老师冯沅君。他一面礼节性拜访老师,畅叙当年师生情谊,追忆母校生活;一面请冯老师为山大学生作“一二·九”运动讲演,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冯沅君感动之余,爽快地点头答应,认真准备。不久,“一二·九”纪念会在学校礼堂隆重召开,罗竹风主持会议,冯沅君做讲演报告。讲演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不时被听众热烈的掌声打断。
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5/0910/c85037-27569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