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历史科学的思想盛宴,一次顶尖学者的观点碰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首次走进亚洲,《新杏坛》带您一起直击大会台前幕后,聆听历史学家的精彩观点!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系列报道,新鲜呈现,敬请关注!
2015年8月26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山东济南举行颁奖晚会,来自法国的历史学家塞尔日•格鲁津斯基荣获“国际历史学会——积家历史奖”。该奖项被誉为“国际历史学诺贝尔奖”,是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创办以来,首次设立和颁发学术奖项,以嘉奖对历史作出创新性解释的杰出学者。首届获奖者格鲁津斯基主要研究16至18世纪拉丁美洲历史,是全球史和跨国史研究的先驱。
采访:
法国历史学家Serge Gruzinski
我认为现在要用多元的视角理解历史,理解其它形态的历史,所以重要的不是我们如何去定义全球史,而是从不同的视角了解过去,了解过去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无论对于欧洲还是中国,现在各个国家,我们所面临的都是一致的,因为我们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
重量级的历史学家荣获“积家历史奖”,而青年学者也将有属于他们的荣誉。经山东大学组委会与国际历史学会协商,不久将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设立“国际历史学会山东大学——青年历史学家奖”,用于奖励在国际历史学研究中有突出贡献的青年历史学者。
为鼓励更多青年人投身学术研究,本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专门设立了研究生墙报展示,举办了名为“全球联络:下一代”的研究生墙报研讨会,为中外优秀的青年学生提供自我展示和相互交流的平台。此外,作为本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平行会议,2015年全国历史学博士后论坛在山东大学召开,为与会的青年学者提供了更广泛的国际交流机会。
本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创造了青年学者参会之最,他们在大会上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在思想的交流和观点的碰撞中收获着学识。青年学者的参与,可以说成为了本届大会的亮点之一。
采访:
荷兰莱顿大学在读博士 韩若冰
通过这个报告,包括跟老师,以及(跟)其他同行之间的交流,也确实得到了很多的启示,我也知道,他们在看我的研究的时候,他们的观点放在哪里,然后我的不足在哪里,所以这一次经历对我来说是非常珍贵的。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师 秦方
它(本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所涵盖的主题,包括地理上的意涵,或者说文化上的意涵,都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多样性在里面,这对我们年轻学者而言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因为我们在整个学术界里面,经历还比较少,那有这样的一个学术盛宴,我们可以一下子开阔很多眼界,看到不同国家的学者和不同流派的这样一个观点,对我们受益会非常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说,“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
历史需要被铭记,更需要被传承,在人们普遍追求实际和功利的当下,许多人认为“学历史就是死记硬背”,持有“历史无用论”,那么历史对青年人有着怎样的意义?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呢?
采访: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山东大学组委会秘书长、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是司马迁当年的追求,在总书记这次贺信里面又提到了,“究天人之际”是什么?它考虑的是一个天和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通古今之变”就是现代的人和我们历史上的关系,你学会了这种思考,我觉得一个人受到这种历史的训练之后,他的思考方式、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他就会很全面地处理到我们人在社会上,他如何做人,如何处事,那么对自然,他更多了一份敬重,更多了一份敬畏。
韩国延世大学教授 Michael Kim
我在延世大学教书,这是韩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我的学生非常聪明,也很用功,然而他们对历史所知不多,因为不必学习历史就能进入大学。所以让年轻人学习过去是一个挑战,但我总是告诉我的学生,你能从过去中学到很多东西,它们能够帮助你了解现代社会,也能够帮助你了解未来。
巴西圣保罗大学教授 Gabriela Pellegrino Soares
当我们学习历史时,能够了解到悲剧的时刻、苦难的时刻、暴力的时刻,了解到暴政与不公,了解到战争与令人不安的事物,这意味着我们是在了解令人悲伤的事物。但另一方面,我们总是能发现人们能够战胜这些悲伤的时刻,他们一直相信生活值得我们坚守,他们能够寻找到应对生活困境的方式。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2015年8月29日,伴随着《欢乐颂》的乐曲声,在经历了7天175场学术讨论后,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济南闭幕。本届大会有来自全世界9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学者汇聚齐鲁大地,其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影响之深远,必将载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史册。
采访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主席Marjatta Hietala
在完成了这么多的工作,遇见了这多朋友之后,我有点舍不得离开济南,这次大会非常成功,我遇到非常多的学者,跟很多中国朋友聊过,包括你,这是一次非常好的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山东大学组委会主任、山东大学校长张荣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非常精彩的大会,通过这次会议,我们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者展示了山东大学的风采,展示了山东的文化,也展示了中国的形象。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我们相信,本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推动各国的历史研究,为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实现“中国梦”提供借鉴,将鼓舞更多的青年人投身历史研究,传承历史的智慧,帮助人们从历史的启迪中更好地探寻前进的方向,我们在回望过去、记录当下的同时,也是迈向未来的开始。
感谢山东大学电视台对本期节目的协助,也请大家继续关注《新杏坛》的精彩节目,《新杏坛》播出时间是山东卫视每周日早5:55,官方微信号xinxingtan2007,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