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秦汉刑事证据文明论坛在山大举办

发布时间:2016-06-23 13:54:34 发布来源:新浪 作者:吴梦

  本报讯 通讯员吴梦 6月18日,“齐鲁刑事法论坛第十二期”在山东大学法学院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秦汉刑事证据文明——以出土简牍文献为考察依据》。论坛由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长军主持,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张琮军主讲,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江照信、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公诉三处副处级检察员茹辉担任评议人,同时出席论坛的还有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士元和冯俊伟博士。

  张琮军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为中国政法大学博士、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博士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研究员,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秦汉刑事证据制度具有深入的研究。

  本次论坛张琮军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秦汉刑事证据文明”这一主题进行了阐述。首先,介绍了客观性刑事证据规则。张琮军认为,秦代经过商鞅变法,在司法活动中重事实、重证据,其证据运用制度主要表现为案件断决过程中重视口供。

  其次,阐释了秦汉刑事证据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张琮军认为,秦汉开创的综合性刑事证据理论原则,经过唐宋朝的充分发展,其客观性倾向进一步增强,主观性倾向有所弱化,具体而言就是物证、勘验取证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强,口供的地位逐步下降,并引用了《洗冤集录》中的一些勘验取证经验来加以论证。

  最后,张琮军通过两个具体案例——《奏谳书》“得微难狱”和《奏谳书》“毛诬讲盗牛案”来分别说明刑事证据在诉讼审判环节和乞鞫复审环节中的具体运用,进一步分析了秦汉时期刑事证据制度的特点。

http://news.sina.com.cn/o/2016-06-22/doc-ifxtfmrp2523592.s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