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是个美丽的城市,与山大有着无尽的缘分,是山大人割舍不断、魂牵梦萦的地方。”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友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上,校长张荣如是说。 时光回溯到1901年,从济南创办的国立山东大学堂算起,山东大学已经走过了115个年头,几乎是两个58年。1958年由青岛迁校济南,在第二个58年后再次牵手青岛。这或许只是巧合,但又胜于巧合,青岛与山大,似乎是在履行上世纪的一个约定,笃定从容,令人感慨。
9月16日,崂山脚下、鳌山湾畔。在这个收获的季节,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正式启用,首批新生入驻新校园。这是一个崭新的刻度,镌刻在城市发展的标尺之上。合体后的山大与青岛,将描绘一份什么样的瑰丽蓝图,令人充满期待。山大已经准备好了,从青岛蔚蓝的海滨再次扬帆起航。
崭新的目标和全新的起点——
六大学院八大科研机构来青以理工为主构建五大学科集群
“山大青岛校区不只是一所简单的分校,我们的目标是办成世界一流的大学。”山大青岛校区党工委副书记郭邦礼表示,这是一个崭新的目标和全新的起点,山大在拓展办学空间的同时,更要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标准。
在这块全新的版图上,山大按照“理工为主、错位发展,着眼高端、集群发展,拓展空间、增量发展”的原则,最先构建的是生命、信息、环境、海洋、社会科学五大学科集群。因此,山大首先将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四个理工科学院,以及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等两个文科学院整体搬迁至青岛。
这的确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峰会”。仅以生命学科为例,1901年山东大学堂创办之初就开设过生物学课程。著名昆虫学家曾省,中科院院士、著名实验胚胎学家童第周教授,中科院院士、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教授以及著名微生物学家王祖农等都先后担任过系主任,令山大生物学科享誉海内外。近年来,山大生命科学院植物学与动物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学科排名进入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学院科技论文SCI收录在中国生物领域排名第六。山大生命学科的教师几乎都是博士,半数以上有海外工作经历。
和生命学科一样,青岛校区重点发展的信息学科、环境学科、海洋学科和社会科学学科,也都具有非凡的实力。郭邦礼介绍说,山大青岛校区重点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但两所文科学院也颇具实力,而且学科建设将与青岛的地方经济发展密切关联。法学院拟于青岛校区设立山东大学国际法学院,延揽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为国家培养急需的国际法、海洋法高端人才。行政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将致力于将政治、政策、内政与国际事务融合一体的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学术研究需要的复合型优秀人才。
此外,山大的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环境研究院、光学高等研究中心、蓝色经济区发展研究院、海洋研究院、高等研究院、粒子科学技术中心等八个科研机构,也将作为首批科研机构整建制迁到青岛校区发展。
未来,山大青岛校区将建设成为高端人才的聚集和培养基地、高端学术和应用技术研究基地、高新技术成果的孵化和产业化基地、高水准的国际学术交流基地,重点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使人才培养和科技产出更好地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
山大青岛校区将首次试行本科生导师制,为新生选聘发展导师,引领学生掌握大学学习方法;整合跨学科、跨学院的实验室资源,协同开展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实行“社区书院制”管理模式,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实现跨学科充分交流……山大的教学改革从未间断,每一名山大学生都将见证山大创新发展的铿锵足迹。
为青岛教育镌刻新高度——
省内三所211院校齐聚岛城青岛本科层次高校增至16所
对于教育而言,是否入围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早已成为国内一线名校的“标配”。随着山大青岛校区的启用,山东省仅有的3所位列其中的高校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可谓齐聚岛城,其优势不言而喻,其地位难以撼动。
市教育局局长、高校工委书记邓云锋说,青岛作为山东半岛的龙头城市,应该有一流的高校集群与青岛的城市地位和城市发展相匹配。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到来扩大了青岛高校的朋友圈范围,提升了青岛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因了山大青岛校区的加盟,青岛市高等学校由之前的24所增加至25所,本科层次高校由15所增加至1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由2所增加至3所。
对于青岛教育来说,山大青岛分校的加盟,不仅仅是一次量的累加,更是一次质的飞跃。目前山东大学有15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名列国内高校第八位,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70所学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2016全球最佳大学排名中,山东大学列全球第272名,中国高校第11名,比2015排名分别前进了71名和3名。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给青岛教育带来的还远不只这些。“青岛校区作为山东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行区’和全面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在具备了先进的硬件教学设施之后,增强‘软实力’更加重要。”郭邦礼表示,山大青岛校区试运行之后,将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学校的创新运转模式,形成一套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大学制度,让青岛校区成为人才的摇篮、创新的乐土。
“2004年教育部批准建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校区以来,十几年青岛本科高校的格局没有变动,甚至有些固化。山大青岛校区的莅临搅动了这一久未变化的格局。”青岛黄海学院党委副书记宋庆泽说,山东大学是一所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全国重点大学,他给青岛高校带来了引领的力量,山大先进的办学理念以及在大学文化、学科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举措等都将给本地高校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
http://news.qtv.com.cn/system/2016/09/18/013737567.shtml?jdfwkey=ei7ry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