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大教授马瑞芳在山东书城开讲中国古典小说的永恒魅力

座位已坐满,不少听众直接站着听讲
齐鲁网9月25日济南讯(记者 单晓燕 实习记者 李童童) 全民阅读热,金秋书香浓!9月25日下午3:30,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著名学者、作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聊斋志异》《红楼梦》著名主讲人马瑞芳教授在山东书城“齐鲁书香节暨2016山东书展”上隆重开讲中国古典小说的永恒魅力。
“中国古代小说真的是街谈巷议,文章的小道末流吗?我认为中国古代小说是承载着大道的。”在讲座的开始,马瑞芳教授从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作者身份、创作意图、作品包含的经世情怀和忧愤思想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了中国古典小说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马瑞芳教授表示,在她心中中国古典小说的起源是《左传》,其虚构的写法正是日后小说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近日,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研究丛书》,正是以马瑞芳教授为首的学术团队对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具有建设性、开拓性意义的一套系统学术专著,也是一项对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具有建设性、开拓性意义的研究项目。丛书由马瑞芳、袁世硕先生领衔,集合了山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古典文学学科优秀教授之力,是国内外从现代学术眼光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第一套学术专著,对中国古代小说乃至古代文学、文化研究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丛书包括《中国古代小说构思学》、《中国古代小说发生研究》、《中国文言小说发展研究》、《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传播研究》、《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发展研究》、《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发展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发展研究》、《唐前小说史料研究》、《明清小说与民俗文化研究》9个分册。其中,《中国古代小说构思学》一书由马瑞芳教授历时3年呕心沥血著述所成,这是国内外全面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小说构思学的第一部专著。
在讲座中,马瑞芳教授谈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研究丛书》的创作动机、理论创新意义和艰辛创作过程。马瑞芳教授表示:“因为此前学术界对于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多侧重于“史”“论”,侧重于思想艺术分析,对小说作为中国古代文学重要文体,如何萌芽、产生、发展、壮大,直到蔚为大观,对各类小说的发展过程、阶段、特点,研究得似乎还不太够。有必要采用多角度、多侧面对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脉络做一下梳理和开掘,总结出一些可以称之为规律性或中国特色的东西。”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研究丛书》论述系统而全面,涵盖了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各个方面,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传播、结构、语言、史料及小说与中国文化、社会的关系、中外小说比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在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域是前人从未做过的。
谈其写作目的,马瑞芳教授表示:“本套丛书既想尽古代文学研究者职责,在古代小说研究中拓出新路子,完成新命题,又想古为今用、研以致用,希望通过对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研究的比较全面的检视,使得中国古代小说与西方小说学概念、理论在纸面上接轨、“比武”,让辉煌的古代小说以崭然如新的面貌走向读者,走向世界,引导当代读者阅读,给当代小说创作者参考。”
据悉,“齐鲁书香节暨2016山东书展”将在山东书城持续至9月30日,届时各种文化活动纷纷登场,读书爱好者可随时参与其中。
http://news.iqilu.com/shandong/kejiaoshehui/20160925/30584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