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今冬采暖不烧煤,空气就能搞定

发布时间:2016-11-14 00:00:00 发布来源:山东商报 作者:史尚静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议题的关心,操作灵活、占地面积小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暖越来越受到欢迎,燃气、电采暖在济南市得到推广和应用,如今又有新能源供热方式逐渐走入人们生活。记者了解到,今年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拆除了4台燃煤小锅炉,今冬教学楼、宿舍采暖不再烧煤,吸收空气就能搞定供暖。记者 史尚静

 

兴隆山校区燃煤锅炉被拆了   记者 史尚静 摄

 

  兴隆山校区拆除4台小锅炉,一年少烧万吨煤

 

  昨天,记者来到位于二环南的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随着正式供暖时间的临近,此时学校里的暖气片均已热乎了起来。记者了解到,在女生宿舍中,来自江西的大一新生王麟娣一边和记者说话,一边不时将手搁在暖气片上,感受着她从未见过的“神器”。“在我们老家,冬天屋里屋外穿得基本一样多,冻得受不了就只能开‘小太阳’,这还是人生第一次享受暖气呢”,今年初来报道时,王麟娣甚至不知道安装在宿舍内的两块“大铁片”为何物。而已经是大三学生的王富豪则告诉记者,虽然还没正式供暖,但今年宿舍的暖气比以往提前热了一周,温度也更暖和了。
  然而,学生们有所不知的是,今年冬天学校的供热设施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走在校园内再也看不到路面热气腾腾冒着白烟的景象了。据了解,今年以来,济南市强力推进建成区35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堪称“史上最大力度”,通过多方努力,列入今年淘汰(改造)计划的131台、共计2012吨淘汰任务于9月底全部完成,比原计划提前整整一个月。其中,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2台20蒸吨的锅炉和2台10蒸吨燃煤锅炉也在淘汰之列。据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这4台锅炉每年要烧1万吨煤炭,虽然安装了脱硫和除尘设施,但是污染物排放依然很大,“其中每年排放二氧化硫8吨,氮氧化合物约合29吨。”

 

  空气供热成主力,锅炉房变身能源实验室

 

  淘汰了燃煤锅炉,学校周边的空气改善了,然而今冬学校教学、师生公寓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的供暖该如何解决?对此,从去年10月起,校方便开始就此展开论证,最终决定与济南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在学校采用分布式热泵和燃气锅炉相结合的技术方案,为学校供暖。记者在兴隆山校区看到,为了给学校供暖,整个校区已经安装了3台燃气锅炉、32台空气源热泵和4台风冷螺杆机和1台能源塔等设备,部分已经开始运作调试。为学校讲学堂、实验楼等供暖的是一种名为风冷螺杆式热泵机组的装置,风扇吸收空气中的热能,经过处理加热水温,再通过管网送至教室,目前出水温度已经达到了55℃。
  更加新颖的是,在学校原先锅炉房的房顶上,记者注意到已经安装了多台空气源热泵及能源塔。“平时主要通过空气源热泵,吸收空气中的热能供暖,而能源塔则打开吸收热能用作储存。如果空气温度低于0℃,空气中没有热源,此时再以能源塔与空气源热泵配合供暖,一旦出现极寒天气,还可以再增加燃气锅炉”,济南能源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此大规模的多能源联动在济南还是比较少见的,这也是作为济南市分布式能源供热示范项目,今后将向全市范围内推广。除此之外,拆除了燃煤锅炉的锅炉房也将进行改造,变身成为山东大学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大学与济南能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合作,进行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将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相关研究,“原先锅炉房内的脱硫、除尘设施可重新当做科研利用。”

 

  相关链接
  历城一中今冬也用上新能源供热

 

  记者从济南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获悉,历城一中燃煤替代热力提升改造项目在历城一中校区内以真空燃气热水锅炉及空气源热泵等设备代替传统燃煤锅炉系统,项目总计供热改造面积约11.3万㎡,其中校区供热面积约7.7万㎡,校外西北侧6栋宿舍楼供热面积约3.6万㎡。
  燃煤锅炉替代改造工程拆分校区现有供热系统,将校内部分与校外宿舍楼拆分为两个供热区域,采用清洁能源供热替代现有燃煤锅炉供热,校内部分采用空气源热泵和燃气锅炉作为热源和解决校区供热需求,空气源热泵作为冷源解决校区制冷需求;校外宿舍区单独设立热源点,采用空气源热泵和燃气锅炉作为热源,并综合校园制冷与供热需求,对现状管网进行改造;同时做好管网热平衡调试工作,及时保证今后让莘莘学子在学校度过一个个温暖的冬天。

        http://readmeok.com/2016-11/14_54162.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