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11月25日电(记者闫祥岭)“全球汉籍合璧与汉学合作研究研讨会”25日在山东大学开幕。
山东大学校长张荣说,山东大学扎根齐鲁大地、孔孟之乡,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渊源,素以古典文史研究见长。山东大学基于海峡两岸合作编纂出版《子海珍本编》第一辑的成功经验,应和全球汉学界的强烈倡议,提出“全球汉籍合璧与汉学研究”这一重大工程,实施“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将合作编纂出版古籍的范围,由子部扩大到经、史、子、集四部,并把协同合作的对象由台湾地区拓展到日韩、欧美,使分藏世界各地的中国典籍珍本有望系统完整地面世,从而为全球汉学研究提供较为丰富完整的文献资源,为传承中华文明和促进世界多元文明交流发挥积极作用。
张荣表示,国际汉学研究是世界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多元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山东大学计划在实施“全球汉籍合璧工程”的基础上,联合全球汉学研究力量,发起成立“全球汉学联盟”,着力推动全球汉学研究。
台湾大学教授朱云汉说,此次学术研讨会也是全球汉学联盟的筹备会议,对全球汉学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际汉学不仅要能够正确与深度地理解传统的中华文明内涵,同时要有能力参与当代各个社会以及全球层次的公共认知的讨论,并能作出独特的思想回应。同时,国际汉学还要在中国文化、中国的思想体系等方面做好全面的知识交流、文化交流与对话的工作。
山东大学终身教授袁世硕认为,“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对研究、弘扬、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大意义。他希望此项工程能在古籍整理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学术交流,相互借鉴好的学术理念、学术成果和学术方法,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达到新的境界。
香港大学荣休教授饶宗颐在贺信中表达了对国人坚守本位文化的期许,他认为中国学者应该坚守本位文化,这并不意味着要固步自封,中华文化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从古至今都以善于开放、融合和同化外来文明为发展和壮大的主要成分之一。除了坚持传统外,国人还要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融合,采长补短,真诚合作以共谋进步,这才是本位文化的全部。饶宗颐说,期望并相信“全球汉学联盟”将会成为一个全世界研究中华文化的学者坦诚交流和衷心合作的平台。
随后,与会专家学者将围绕“全球汉学联盟学术准备与筹备情况”“国际汉学合作研究模式研讨与选题设想”“全球汉学联盟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研讨”等方面展开专题研讨,同时,讨论并通过全球汉学联盟章程草案、联盟组织机构构成和《关于成立全球汉学联盟的倡议》。
山东大学在文史研究特别是古籍整理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自2010年启动“《子海》整理与研究”以来,先后推出了《子海特辑》、《子海珍本编》第一辑大陆卷和台湾卷、《子海精华编?第一辑》等研究成果。在编纂《子海珍本编》的基础上,山东大学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实现海内外所藏中国残缺典籍形成完璧的路径,以此为基础,山东大学拟联合海外藏书机构实施“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在实施“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建立全球汉籍资源数据库的基础上,山东大学还将联合海内外汉学研究机构组建“全球汉学联盟”,规划实施汉学合作研究。(完)
http://www.sd.xinhuanet.com/xhsksd/2016-11/26/c_11199956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