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力推“全球汉籍合璧” 山东大学组建“全球汉学联盟”

发布时间:2016-11-25 16:39:26 发布来源:齐鲁网 作者:田进

2322 

111

齐鲁网济南11月25日讯(记者 田进) “全球汉籍不少孤本和善本类的珍贵文献散存于港澳台地区和海外。”今天举行的全球汉籍合璧与汉学合作研究研讨会上山东大学教授郑杰文介绍说,港澳台地区约3.7万种,海外散存汉籍6万多种。

为了联合全球汉学研究力量,推动汉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全球汉籍合璧与汉学合作研究研讨会今天在山东大学召开。

21世纪,文明交流与互鉴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面对新的时代课题,山东大学基于海峡两岸合作编纂出版《子海珍本编》第一辑的成功经验,应和全球汉学界的强烈倡议,决定实施“全球汉籍合璧”这一重大文化工程,力图通过国际合作等方式,整合全球汉籍资源,实现分批出版、完成数字化,并展开汉学研究。山东大学还将以“全球汉籍合璧工程”的实施为契机,组建“全球汉学联盟”。

本次研讨会就是为了更好地实施“全球汉籍合璧工程”,组建“全球汉学联盟”而召开的。在此次会议上,山东大学国际汉学研究中心郑杰文教授介绍了“全球汉学联盟”的筹备情况,“全球汉学联盟”将与明年成立。参会各方就汉学联盟工作方式、国际汉学合作研究模式及研究选题等问题进行磋商,大会还将讨论通过理事会、学术委员会、秘书处、基金会等机构的人员组成及汉学联盟成立章程。

山东大学国际汉学研究中心、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日本东京大学人文学部、法国巴黎索邦大学远东研究中心等加入“全球汉学联盟”的研究机构将派代表出席此次研讨会。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研究院、比利时鲁汶大学地区研究学系、耶鲁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等研究机构虽因故未能派代表出席此次研讨会,但也已确定加入“全球汉学联盟”。

QQ截图20161125160512 

444 

汉籍合璧汉学联盟任重道远

山东大学校长张荣在研讨会致辞中说,“16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中国古代典籍通过各种途径流散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实施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将合作编纂出版古籍的范围,由子部扩大到经、史、子、集四部,并把协同合作的对象由台湾拓展到日韩、欧美,使分藏世界各地的中国典籍珍本有望系统完整地面世,从而为全球汉学研究提供较为丰富完整的文献资源,为传承中华文明和促进世界多元文明交流发挥积极作用。”

山东大学郑杰文教授介绍说,全球合璧工程计划组织编修的《全球汉籍合璧》,包括合编《全球汉籍联合目录》;甄选珍善之本,利用现代技术加以复制,最终编修成规模6倍于清代“四库全书”的数字化大型汉籍丛书——《全球汉籍合璧》,并分批影印出版。

当前,《域外汉籍珍本文库》项目虽然已接近尾声,除《域外汉籍珍本文库》中囊括的域外珍本外,其他大多数域外汉籍会通过数字化方式服务于读者。“域外汉籍电子文库”项目完成后,将与“中国基本古籍库”并列,成为汉文古籍的两大基本数据库。

不过,域外汉籍整合、研究的困难是被研究者无法回避的问题。国际合作的汉籍回归整理与整合工作作为系统性工程,应强化统一的规划协调,否则会因为研究力量的分散、薄弱,难以长久持续。

组建成立全球汉学联盟,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寻找与开掘,无疑会有更多汉籍孤本、古本、善本和绝版典籍进入国人视野,这对于我国文化以及各种专业史的研究与拓展,将会有难以估量的意义与价值,才能让人们更充分地了解掌握中华文明史、中外文化交流史以及中国科技史、建筑史、学术史、文化史、艺术史、医学史、药学史、出版史等等。

“该联盟将通过多边合作,采取多种形式,为培养青年汉学人才提供有力支持;将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设立基金会,为国际汉学研究提供财力保障;将在整合国际汉学研究力量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重大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议题,推进中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对话,努力为国际汉学研究和人类多元文化交流做出积极贡献!”山东大学校长张荣说。

http://news.iqilu.com/shandong/yuanchuang/2016/1125/3204191.s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