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高校建主校区是大势所趋

发布时间:2017-03-03 05:20:56 发布来源:山东商报 作者:

    商报北京消息 昨天下午,住鲁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陆续抵京,在赴京的动车上,部分代表委员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前一段时间,关于山大建设主校区的事情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大家意见不一。住鲁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副主委解士杰,认为高校合并后建设主校区应是大势所趋。

  我的感觉,高校合并的政策和软件做得比较到位,有些学校得到了实质性的融合,整体实力提升了,学科布局也齐全了。解士杰举了山大的例子,山大原来是由3所学校合并,原山工大山医大属于专科学校,而山大则是以文理见长,缺,原山工大被合并进来以后,弥补了山大工科短板的问题;如今经过17年的发展,山大在全国高校排名前十,国际大学排名前三百,整体上还不错。

  但是高校合并,政策上可以合并,校园是没法合并的,也就是土地没法合并。解士杰说,高校合并的20年(山大合并17年),在校园建设方面,很多高校受此制约。校园成了合并后高校发展的最后障碍,不少合并的985高校,或多或少都存在多校园发展的问题。解士杰分析,高校合并发展到今天,校园制约越来越明显,校园运转成本增加,学生管理成本增加,交流方面受地域限制,有些学科老死不相往来,离得远的同学四年可能也不会踏足对方校园。大一大二在这个校园;大三大四在那个校园;尤其是有些高校的大一大二远离市区,看上去像高四高五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需要国家和地方想政策。

  解士杰认为,分校区办学确实不是长久之计,加州模式(地盘是分散的、管理是集中的)并不适应如今高校的发展。在这方面,他认为吉林大学是比较有远见的,搬到了长春南部,建了集中的主校区,如今发展起来了。

  山大建设主校区,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的建设,从长远来说,是必要的。解士杰说,不仅山大,全国有不少合并的大学都存在校区分散的问题,对于分散式办学的高校来说,长久来看还是应该有一个主校区。建议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出台政策,让合并高校都有一个中心校区。 本版文/图特派记者杨芳郑芷南郑心茹张冠超

 

  委员声音

 

  二孩问题成委员关注热点  幼师数量质量都得提升

  

  住鲁全国政协委员、山东英才学院董事长杨文关注的是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问题。

  现在全面两孩放开,去年仅山东就出生177万新生儿,我们的学前3年教育要普及,软硬件跟得上吗?杨文说,学前教育最关键的因素——幼儿教师,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还存在很大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一大障碍。

  目前,我国幼儿园专任教师205万,师幼比约为1:21,离国家规定仍有较大差距,据估算学前师资缺口至少在70万以上。杨文说,研究表明,全面两孩政策将从2019 年开始对学前教育产生影响,引起学前教育在园幼儿规模迅速扩大,并在2021 年达到最大规模。因此,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幼儿教师缺口必将进一步扩大。

  为提升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数量与质量,杨文建议,扩大高校已有学前专业硕、本、专科招生计划,这样既可以培养更多的高水平师资,又能为中专生提供向上发展的空间,加快填补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缺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应严控高校新设学前教育专业的质量。

  此外,她还建议重视学前教育师资在职培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给二孩家庭生活和医疗补贴

  

  住鲁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大钧,曾和其他委员一起联名,在全国两会上最早提出放开二胎问题。今年,他关注的是后二孩时代的问题。

  刘大钧说,自己周边很多一孩是由小两口的父母帮着照顾,如果再生一个孩子,很多老人可能没有那么大的精力了。而一些适龄的已育母亲,再生二孩的话,也有可能会给工作和就业带来更多困难。

  我认为,生育二孩对国家持续发展和民族年轻化有着重要作用,其实是对国家作出重大贡献,政府应该给生育二孩的家庭进行经济补助。至于通过什么形式进行补助,刘大钧表示主要要有生活费用补助和医疗费用补助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生活经费补助,减少家庭生育的成本,消除一些经济不太富裕家庭的思想负担;另一方面是进行医疗补助,毕竟孩子生病之后也会有不小的花销。至于其他方面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应普及基因检测技术

  住鲁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委栗甲,关注的是新生儿健康问题。我留意到政府不久前发表了一个健康行动白皮书,中国有残疾人8500万,每年新生残疾儿还有80-120万的增幅。

  而随着二孩全面放开,不少高龄家庭也想抓住政策的尾巴生育,出生缺陷也在随之增多。残疾人的来源主要是遗传,这个比例很高,我们想要铲除残根就要从胎儿抓起。必须把健康抓早抓实。栗甲说,社会发展到今天,我国的基因检测、筛查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可以提早预知胎儿健康情况。因此他建议普及基因检测技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减少出生缺陷引起的残疾。希望引起国家政府社会高度重视,逐年减少残疾人比例。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