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曾繁仁: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美育

发布时间:2017-03-19 16:49:00 发布来源:《山东大学学报》 作者:曾繁仁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美育

Gardner:"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and Aesthetic Education

ZENG Fan-ren (Literature College,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

  内容提要:本文集中探讨了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同美育的关系。本文指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在二十世纪后半期,知识经济背景下,反对传统的“应试教育”的产物。当代教育领域存在“统一规划的学校教育”与“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教育”两种教育模式的斗争。前者以“智商”测试为标志,建立非情景化的评估体系,实质为“应试教育”。后者强调一种更加灵活的情景化的评估体系,适合于人的“多元智能”的开发,实质是“素质教育”。本文认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不仅从素质教育的角度为美育开辟道路,而且在教育内容上也将艺术教育提到突出位置,同时也为美育提供了更加科学的评估方法。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of Howard Gardner,a famous American educationalist of the time,and aesthetic education.It argues that 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of Gardner is the product of traditional examination educat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knowledge economics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There exists a battle between two educational modes:unified school education and individually centered school education The former takes the intelligence quotient as its symbol and sets up a non-scenic evaluation system.Its substance is examination education.The latter emphasizes a more flexible scenic evaluation system.It adapts to the exploitation of people's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its substance is accomplishment education.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of Gardner not only pioneers roads for aesthetic education from the viewpoint of accomplishment education,but also puts artistic education on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supplies aesthetic education with a more scientific evaluation method.

  关键词: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教育/情景化的教育评估方式/艺术教育/美育/Gardner/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Personally Centered School Education/Scenic Educational Evaluation Mode/Artistic Education/Aesthetic Education

 

  (一)

  在即将跨入新世纪之际,世界范围内教育理论领域是非常活跃的,而且有许多新的突破。结合我国实际,借鉴这些理论,无疑有助于我国教育的现代化,特别是有助于我国正在深入开展的素质教育。最近,北京轻工业学院沈致隆教授翻译的美国霍华德·加德纳1993年所著《多元智能》一书出版。感谢沈致隆教授的惠赠,使我能尽快读到这本著作,深感这本著作在教育理论的创新上的确具有相当的前沿性,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将有重要借鉴作用,对正在成为学术研究热点的美育学科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是世界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认知和教育学教授、心理学教授,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研究所两位所长之一。他在1983年出版《智能结构》一书,针对传统的智商测试的弊端提出“多元智能”的观点。这本书在教育界产生了强烈反响并引起争论。1993年,加德纳教授又根据10年来学术界研究的进展,出版《多元智能》一书,并对“多元智能”理论即“MI(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论”进行比较全面的阐述。他说:“如我将智能定义为:在一个或多个文化背景中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在多元智能理论(简称MI理论)中,我提出所有正常人拥有至少七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形式。”[1](第90页)这七种智能为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定向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他认为,每种智能最初以生理潜能为基础,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将其看做生理心理产物,是认知的来源。每种智能都必须具有可辨别的基本能力的特征或一组特征。例如音乐智能的基本能力特征就是对于音高的敏感性,语言智能的基本能力特征则是对于发音和声韵的敏感性。他说:“每个正常的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其中的多项技能,人类个体的不同在于所拥有的技能的程度和组合不同。”[1](第16页)加德纳还将这种多元智能理论运用于教育实践,提出了新的教育理论和新的学校的概念,并从学校、专家、学生、社会的纵向角度和课程、评估和活动的横向的角度将多元智能理论付诸实践,获得相当多的实践的例证。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从独立学校全国联合会、教育立法者、教育记者、大学教授到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各界人士都十分关心这一理论,并参加到多元智能理论的讨论和实践之中,有关著作和刊物也纷纷出现。可见,多元智能理论是一个在世纪之交引起全美国特别是美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多元智能理论之所以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重要的原因是它适应时代的要求,摒弃单一的应试教育,倡导多元的素质教育。正因此,它同美育也就有了密切的关系。因为,对美育的突出强调也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认为,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新时期美育理论的发展,而且会为美育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理论武器。当然不可否认的,多元智能理论本身在教育实践中所包含的艺术教育内容对美育也有其借鉴意义。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