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智阳在济南也经常参加户外运动

郭智阳的队友们在库布齐沙漠留影

郭智阳两次攀登过的岗什卡雪峰
郭智阳,以山工作室联合创始人、山大新媒体中心负责人、户外爱好者……“我的基本属性应该是一名山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大三学生。”
这名校园内的“斜杠青年”希望能将工作室留在山大,“这个以摄影、设计为主的工作室会记录山大最美的样子,十几年后,再回到这里时,曾经的记忆应该也会在这里。”郭智阳说,这是一群山大学生与山大、与济南这座城的故事。
他们要把“以山”留在母校定格山大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最初有成立工作室的想法其实还有点儿功利。”郭智阳笑言:“想为自己和身边爱好摄影的同学争取点儿与付出的劳动相匹配的报酬,毕竟摄影不单是按一下快门。”
2016年3月,他与同在学校新媒体中心任职的师姐一拍即合,山大首个由在校大学生自主运营的文化工作室定名为“以山”。“‘志和者,不以山海为远’,志同道合者,是不以山海阻隔的。摄影室集合了山大各校区的摄影爱好者。”郭智阳说。
这一年“以山”得到了迅速的成长,摄影、广告设计、新媒体制作都已成为“以山”的主打业务,他们也做出了很多相对成功的案例。“我们也得到了学校的很多支持,比如在学校的‘盈创空间孵化基地’得到了一间办公室,比如在校内拍摄,学校的管理老师也会给我们一定支持。”郭智阳说。
现在,也有很多公司慕名找到他们,希望进行合作,于是将工作室注册公司被提上了议程,“这也是为了让工作室的运转更规范。但其实,我们都希望能让工作室以学校社团的形式留在山大,用镜头定格山大和山大人的美好瞬间。”郭智阳说。在他们看来,“以山”不是他们任何人的,而是他们和山大的纽带,他们希望10年、20年后再回到母校,有那么一个帮他们“储存着回忆的生命体”还在这里。
他征服海拔5000多米的山峰
穿越了中国第七大沙漠
说起自己最喜欢的身份,这个1995年出生的青海男孩脱口而出的是:户外运动爱好者。
“把我拉进户外运动的是三国杀游戏。高二那年,我参加了三国杀比赛,奖品是电脑键盘或者是一次雪山游,我选择了后者。”郭智阳说。虽然自己就出生在青海,但却从没爬过海拔很高的雪山。他瞒着父母训练了一个月,在一个天气尚可的午后,他们向祁连山脉东段的最高峰——岗什卡雪峰走去。由于队伍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参与爬雪山,他们只走到海拔4800米左右的地方便返回了。
“虽然只是一次尝试,但当自己置身白雪皑皑的雪峰中时,觉得特别震撼,突然觉得豁然开朗了。”郭智阳说。虽然此后到济南求学,但登顶的想法一直都在。2016年寒假,他再一次向海拔5254.5米的岗什卡雪峰进发,“挺遗憾,我只走到了海拔5100多米的地方,山顶就在眼前,但天气突然起了变化,我选择了折返。”郭智阳说,学会选择和放弃,是他在参加户外运动的过程中学会的。
“在自然面前,我们是那么渺小。”郭智阳说。同样是在2016年,郭智阳和4名同学代表山东大学参与了北京大学组织的“齐迹之路”穿越库布齐沙漠活动。“穿越中国第七大沙漠,沿途捡拾垃圾,锻炼我们自己的体力和耐力的同时,也为环保做了一些事情。”郭智阳说,这一切都挺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