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赵晓林
近日,记者从齐鲁书社获悉,“儒学与山左学术丛书”中的三种图书——《山东文献书目续编》《山东藏书家史略》(增订本)、《清代山东刻书史》——已经正式出版,另一种《山东文献书目》(修订本)也即将问世。
据介绍,这套丛书是由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资助出版的,每种书都从各自的角度记载了山东古籍的出版历史,让现代人能充分了解山东刻书史、出版史的情况。
《山东文献书目续编》由沙嘉孙编辑,是“儒学与山左学术丛书”第二种。此书是在《山东文献书目》的基础上,增收山东地方文献4900余部,分为经、史、子、集、丛书五部四十七类。对每一种文献详细著录书名、卷册数、著者、版本、收藏单位或知见书目,为山东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后附书名和著者四角号码索引,方便读者使用。另有《山东文献书目正编勘误表》,以订正《山东文献书目》的部分错误。
沙嘉孙是著名版本学家,山东大学教授。1979年,经王绍曾先生推荐,调至山东大学工作,退休前任山大图书馆古籍部主任。曾与王绍曾先生合著《山东藏书家史略》,另著有《玉函书房藏书补疏》《中国古代服饰》等。
《山东藏书家史略》(增订本)由王绍曾、沙嘉孙著,是“儒学与山左学术丛书”第三种。此书在对史料钩沉、考订与梳理的同时,对山东历代藏书家进行了系统的、全方位的探索,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的基础上,修改了大量讹误,增加了不少新资料,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王绍曾(1910—2007)是江苏江阴人,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1930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以优异成绩见知于唐文治、钱基博两位大师。同年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协助张元济先生校勘《百衲本二十四史》,亲炙于张氏之门。1963年至1982年,王绍曾先生在山东大学图书馆从事古籍整理工作,所编《古籍目录版本校勘文选》受到学术界的好评。代表性成果有《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山东文献书目》《山东藏书家史略》《山东戏曲集成》《订补海渊阁书目五种》《渔洋读书记》《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等,未刊稿有《缪荃孙研究三种》《清史稿艺文志版本知见录》等。
《清代山东刻书史》是这套丛书中部头最大的一套,由唐桂艳著,为“儒学与山左学术丛书”第四种。此书以清代山东的刻书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上溯宋元明,下及民国,是第一部全面梳理山东刻书史的专著。以时间为序,逐府逐县考察。以官刻、家刻、坊刻三大刻书系统为主,旁及宗教机构、民间组织等刻书,对每一部书的版本信息、行款版式、题序跋
等内容准确记录,加以考证。对重要刻书者的刻书特点和贡献予以归纳。展示了山东刻书的
全貌,中国刻书业的繁荣情况也可见一斑。
唐桂艳是山东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副主任,研究馆员,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版本目录学、山东刻书史、山东藏书史。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参编《易庐易学书目》等近20部。主持《安邱赵氏模鬯阁藏书考》《清末山东书局刻书考》等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4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内外现存清宫天禄琳琅书的调查与研究》、国家重修清史项目《清人著述总目》、省部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马国翰及其〈玉函山房辑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通志堂经解〉版本学研究》及山东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等十余项。
著名古籍目录版本学、四库学和山东文献研究领域知名学者、山东大学教授杜泽逊在推荐语中这样评价这部书:“欲知清代山东刻书之历史,不能不以此书为根据。欲知中国刻书之历史,亦不能不以此书为骨干。”
“儒学与山左学术丛书”的出版,无疑是山东出版史上的大事,4种著作从各自的角度对于山东的出版史进行梳理和论证,对于山东古代刻书、出版的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准确的记述,也对于当今世人认识山东的出版史,认清山东在中国古代出版史上的崇高地位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更对于山东的文化发展提供了较为重要的文字辅助,而当代人欲知中国刻书之历史,亦不能不以这套书为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