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三问山东一季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布时间:2017-04-20 12:37:00 发布来源:新锐大众 作者:

  今年一季度,山东经济实现“开门红”,主要宏观数据全面好转。“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表明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已经明确。”接受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经济稳中向好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时间窗口,应把握好时机,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这也有利于巩固经济企稳的基础。

  “去降补”成效如何?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德州瑞康食品有限公司的3台燃煤锅炉日前完成改造。投入3000万元进行锅炉改造,这对一家粮油加工企业来说不是个小数目。

  “锅炉改造后,公司将全部实现超低排放,煤粉燃尽率将达到98%以上,锅炉运行热效率达90%以上,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公司总经理张超强坦言。

  不独德州瑞康,今年我省从供需两端精准发力,统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各项工作,在国企、金融等重点领域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为经济化“瘀”活“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季度显现出积极成效。

  4月19日,在一季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新闻发布会上,省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魏华祥介绍,据省统计局对75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及景气状况调查显示,一季度全省工业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9%,比去年四季度提高1.0个百分点,近三年来首次进入79%-82%的合理区间。

  在“三去”的同时,山东强化“放管服”,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并千方百计做好“降本减费”文章,实体经济降成本和去杠杆成效明显,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及成本下降,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7%,同比降低0.3个百分点;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7.6元,较上年全年下降0.3元。

  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补短板力度不断加大,济青高铁、鲁南高铁、石济客专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5.6%。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和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全省PM2.5、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同比分别改善3%和29%左右。

  产能如何不反弹?

  “这些政策的及时出台并付诸实施,不仅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动力和信心,也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了积极效果。”省统计局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刘兴慧告诉记者,在价格一定的情况下,生产成本的下降,就意味着利润空间的释放。

  值得注意的是,“三去一降一补”,特别是僵尸企业、无效产能逐步退出,腾出了市场空间,带动钢铁、煤炭等产品价格大幅回升,1-2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6%,扭转了4年以来负增长的局面。

  市场的担心也由此而生,部分严重过剩产能项目是否会因市场回暖和价格上涨而出现低水平的重复投资建设,或者一些本应退出的僵尸企业无法实现市场出清?

  省发改委副巡视员、新闻发言人赵锋坦言,要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好势头,就必须紧紧扭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更加主动、更加有效地完成好“三去一降一补”目标任务。

  赵峰透露,今年我省将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切实做好去产能工作,上半年济钢在济南的钢铁生产线全部停产,积极清理处置124户“僵尸企业”;二是切实推动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研究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科技创新等税收优惠政策,取消或停征4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三是以市场化、法制化方式,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针对低水平重复投资建设的问题,扩大有效投资是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的。”赵峰表示,今年,我省将加快高铁等公益性、不产生泡沫、不造成重复建设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社会资本积极跟进。采用综合手段,坚决防止部分严重过剩产能项目因市场回暖和价格上涨而抬头,影响“去降补”的整体效果和转型升级大局。

  如何研判经济走势?

  尽管一季度成绩亮眼,但风险和挑战仍要高度重视。

  “当前,山东经济运行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黄少安指出,比如高杠杆及其包含的金融风险仍然不容低估;实体经济的债务危机问题;不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困难企业、僵尸企业还有待解决;政府与市场关系要进一步理顺;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功能急需加强,资源优化配置机制亟须完善……

  “因此,对一季度经济数据,既要充分肯定其显现出来的重要转机,肯定山东经济企稳向好态势,也应清醒认识到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黄少安提醒。

  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广杰分析,虽然二季度山东经济运行依然存在不确定因素,但经济稳中向好的格局应该会延续。从积极因素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效益将继续改善,工业和服务业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实体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投资和消费有望实现平稳增长;外部需求的回暖将会持续。总体判断,二季度山东经济运行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态势仍将延续。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