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4月21日讯 今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济南槐荫区经十一路棚户区和山东大学考察。
济南槐荫区经十一路棚户区已列入2017年济南棚改计划,涉及居民约4760户。李克强对当地负责人说,棚户区改造既是弥补历史欠账的民生工程,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还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李克强走进济南经十一路棚户区张世荣家。老人在这户低矮平房里住了42年,冬天靠炭炉取暖。因为有过四五次煤气中毒经历,晚上再也不敢生火,冬天最冷时需加盖三床棉被。总理听罢说,我进里屋看看行吗?他拉开大衣柜门,里面被褥塞得满满当当。
李克强来到济南经十一路棚户区87岁的王桂兰家中探望。她和老伴已在这里住了56年。老人拉着总理的手问,我们啥时能住进新家呀?总理对当地负责人说,你们要明确时限。得到明年就能的回答后,总理说,这可是你们向棚户区居民的承诺,一定要做到!
在高楼林立包围中,这里低矮的平房破败不堪。屋里既没暖气,又无上下水。总理神情凝重地说,棚户区是城市“洼地”,我们一定要把这块洼地垫高,尽最大努力,早日让你们住上新楼房,过上新生活。
李克强还来到山东大学,考察了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山大负责人说,该实验室重点研究功能晶体制备及应用,成功生长出全球最大KDP晶体,应用于超级激光器项目“神光工程”,是“山大的宝贝”。总理说,你们这个实验室不仅是山大的宝贝,也是国家的宝贝。
李克强特意来到《文史哲》杂志编辑部。该刊物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最早、影响最大的高校文科学报,60多年来多次引发重大学术讨论。总理兴趣盎然翻看纸张已经泛黄的创刊号。他说,你们要汲取传承优秀的人文精神,为当今所用,为后世续航。
李克强来到山东大学就业、创业、创新成果展。热情的师生欢呼着把总理层层“包围”,争相介绍创业创新项目,展区现场被挤得水泄不通。李克强不时停步了解师生创新与企业招聘情况后说,打通就业、创业、创新全渠道,就能实现人才价值最大化。 (据新华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