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山东高校思政工作纪实 微渠道大变化

发布时间:2017-05-08 04:52:22 发布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兴华 孙菁菁

   中新网山东新闻58日电(张兴华 孙菁菁)“在这样一个看上去通讯便利的社会里,我们找不到可以安慰自己的地方,但是在这里,我会感到温暖。”

  这段话是山东大学一名学生所发出的感慨,他口中能让他感到温暖的“这里”就是山东大学商学院辅导员范蕊所经营的微信公众号“陌上花开”。

  如今,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阵地,像微博、微信这般的即时通讯软件更是紧密镶扣在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给学生们的思想行为以及人生价值观带来巨大的影响。基于此现状,山东省各高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关注师生、服务师生、引导师生”的工作理念,创新方式方法,大力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在思政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从微渠道入手,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开辟思政教育新课堂

  “当年我也年轻过。”说起济南大学的李朋忠老师,学生们都爱说这句话来向记者介绍他。李朋忠老师是济南大学的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由于他生动有趣的讲课方式,他的课成为学校里面的热门课程。

  2015年以李老师名字命名的“李朋忠工作室”也是济南大学的名人工作室,还是山东省高校工委评选出的16个山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工作室之一。如今它运用新媒体技术打造网络思想政治课教育的新平台,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工作室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成功开辟了网上第二课堂,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网上延伸做了重要工作。

  同时李朋忠工作室的老师们还开辟了微博、QQ、微信等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形成网上网下共同育人的新模式。现工作室成员的微信、QQ学生好友已有7000多人,每天都有不少的学生请教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们也总是耐心的解答、引导。老师们感慨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工具与学生交流,能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实现师生间的平等交流。

  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则依托新媒体平台“山农外院团委”微信公众号开设“微党课”专题。一改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桌下听的传统党课模式,用当下学生们最喜欢也最熟悉的微信平台,来向同学们传递党史、党章、党规等党课知识,为该校的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全新的网络党课平台。

  “看完文章后,可以通过点赞表达自己的喜欢。有问题也可以直接留言,更方便,还不会害羞,这种方式很好”一名学生这样评价学院的“微党课”。该校“微党课”专题自开设至今,阅读总量已超过6000次,点赞总量累积超过1500余次,转发共500余次,这些后台数据也充分说明学生对手机“微党课”授课形式的肯定。

创建师生沟通新渠道

  随着手机的提示音响起,一条《老师,你好漂亮》的文章显示在微信公众号的封面上,文章讲了一名辅导员老师在为学生们排忧解难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以及对自己学生的美好期待。文章下学生们也纷纷留言,“范老师更靓丽!愿您永远人美,心也美”

  这是文章初始提到的山东大学辅导员范蕊老师创立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陌上花开”推送的一篇文章。陌上花开,一听就是个诗意的名字,用它来作为学生们思想的后花园,再合适不过。

  一辅导员同行评价说,她的文字温暖美好,真实感性,却又不流于说教,总是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直抵人心的力量。“陌上花开”微信平台自建立已来已经累计回答1000余人次的问题,发表原创文章500余篇,其中和学生教育相关的文章300余篇。它不仅是辅导员工作日志的展示平台,还成为为学生答疑解惑的智慧屋,架起了师生交流的桥梁。

  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也开设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力求以学生工作为主体,及时有效地发布资讯信息及相关活动内容。学院的学生们还借助这个微信平台先后推出了《红色印记》、《我是共产党员》、《城市美容师》系列微电影,学生们通过实地采风,深入采访,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用自己的视角将民族精神中的团结互助、奉献踏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展现出来。

  “我们学院的平台不仅是领导用来发布信息的,还是我们展现自己所思所想的好地方。”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的这个微信公众平台促进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线互动等,贴近学生生活,并不断挖掘、探索新的宣传方式。

  近年来,山东许多高校都建设了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既将学校的重要工作进行及时、全面地展现,也增强了与学生们的交流沟通。山东大学的官方微博现已有粉丝40.8万,微信已有关注用户5400余人。在2013年校园影响力排行榜中,山大新浪官方微博名列全国前茅。曲阜师范大学电气信息与自动化学院的各级共青团组织开设了微博44个,粉丝达1960人。新媒体的成功运用,为团组织建设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齐鲁工业大学利用微博广泛开展“微话题”、“微访谈”、“微调查”、“微直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青年之间的交流。各高校利用自媒体平台的优势,逐步将原本单一的、说教的思政工作,转变为多元的、有情感的沟通,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落细,成功创建了师生沟通的新渠道。

 

构建和谐校园新阵地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2015级会计系的学生小张对学校的警务平台充满了好感,多亏了它,才没有让小张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小张向记者反映,他之前出去游玩时不慎将身份证连同银行卡等重要物品丢失,从未离开过家的他简直慌了神,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解决,还是他的舍友告诉他学校的微信警务平台上发布过一篇关于银行卡丢失如何处理的文章,于是他按照文章提示,一步一步的进行挂失,最后没有造成任何经济损失。

  对小张帮助最大的这个警务平台就是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于20144月专门打造新媒体工作平台——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警务平台”微信公众号。这个公众号是涵盖各种安全生活信息的微信平台,设置安全随行、嗨翻青岛、警务在线三个模块,以大家喜闻乐见的长图、动态图、音乐、视频等校园文化传播模式进行主题推送,为学生们的安全成长保驾护航。自微信警务平台开设以来,在校学生被偷、被盗、被骗现象逐年减少,警务平台的建立也受到了当地派出所的好评。

  山东警察学院结合本校实际,也创办了“齐鲁警心”微信公众号。本着“心理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和警务工作结合”的工作思路,将此微信公众号打造成为一个即时宣传、在线互动和咨询预约的民警心理工作平台。该校的大四学生吕晓宇说:“这个平台能让我看到很多热点事件,能引发我对这些事情的思考。其次,它还分析很多心理方面的内容,教我更好地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节”

  构建网络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阵地已经成为山东各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聊城大学早在2000年就建立了“心理在线”网站,现在该网站已成为聊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品牌,为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提供安全便捷的心理辅导。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在进一步的完善网络安全建设,用学生喜爱的方式为他们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