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在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奖者领奖 记者王晓峰 摄
这一届的科学技术奖励的授奖项目和人选有何特点?昨日,省科技厅工作人员介绍了2016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获奖项目和人选特点。
高等学校成基础研究主力军
在省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建议项目中,高等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数量分别占总数的72.7%和75%,包揽了一等奖项目(7项),成为我省基础研究和重大原始性创新研究的主力军。
中青年科技人员渐成生力军
据了解,授奖项目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为42岁,其中,35岁以下的占26.3%,36-45岁的占37%,46-55岁的占31.1%,56岁以上的占5.6%。45岁以下中青年科技人员主持完成的项目32项,占授奖总数的23.7%(比2015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如年仅36岁的山东大学李立平教授主持完成的“深长隧道重大突涌水灾害预测预警与风险控制关键技术”项目,最终被授予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优势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海洋养殖、农业、纺织领域的项目获奖率达35.7%,高出平均获奖率近11个百分点,反映出我省优势领域的创新成果得到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在全国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
惠及民生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在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中,有61项与人民生产生活、健康、安全、节能环保等密切有关的重大民生需求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公益性技术实现突破,占授奖项目的44.9%,直接惠及民生的科技元素为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从源头上减少三废排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在省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中,由企业独立完成或参与完成的项目91项,占比达到73.4%,比2015年提高了4.6个百分点,反映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更加稳固。企业的获奖成果主要聚集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资源与环境等领域,反映出科技成果转化及其应用已经成为我省“转调创”的主要动力来源。
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果丰硕
在建议授奖项目中,由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6市所在单位主持完成的项目有111项,占81.6%;在建议授予一等奖的25个项目中,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6市所在单位主持完成的项目20项,占80%,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逐渐成为我省科技创新的示范和样板。本版撰稿记者王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