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丽(中)和同事在讨论治疗方案。

□记者 董昊骞
责任
当了这么多年大夫就是学不会“拒绝”
“医生,求求你救救俺孩子!已经跑了当地好几个医院,都没人肯收下俺们……”当一位心急火燎的年轻母亲抱着10个月的孩子来到史丽面前时,看着这个因为先天腺样体肥大而导致憋气、不能平卧睡眠、要让大人抱着才能睡的孩子,从史丽的嘴唇立刻蹦出一个字:“收!”
史丽清楚,收下这个小病号意味着什么。腺样体长在孩子的鼻咽部,肥大的腺样体会堵住后鼻孔,影响孩子的呼吸,导致儿童打鼾、憋气,患儿睡眠多不安稳频繁翻身、多汗甚至尿床和梦游,有时会出现缺氧半夜憋醒的症状,白天则表现多动、易怒。长时间的张口呼吸还会影响孩子面部发育导致“腺样体面容”,因为肥大的腺样体可能堵塞咽鼓管咽口或影响鼻腔鼻窦的引流,有些孩子会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或鼻窦炎。而亮亮的腺样体肥大是先天的,自出生之后就一直不能平卧睡眠,不论白天黑夜只能由妈妈、奶奶抱着睡。因为年龄小、风险大、对手术的精细程度和对器械的要求程度高,因此,亮亮才被多家医院拒之门外。
但不管怎样,史丽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原则:不管冒多大风险,也一定不能坐视不管。她只关心怎样才能将治疗风险降到最低。这也是干了三十多年医生的她,一个始终改不了的习惯。
经过和麻醉科、小儿科充分沟通后,史丽为患儿实施了全麻鼻内镜下腺样体等离子消融术,手术当天孩子就睡了个安稳觉。看着孩子甜甜睡着的可爱模样,史丽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我们老师就是一个学不会拒绝病人的医生。”金鹏抱怨道。她是史丽的学生,自硕士研究生起导师就一直是史丽,在如今已近博士毕业的金鹏眼中,她的老师有点“傻”,尤其是从来不会“挑”患者,别人不敢接的(患者)她接下了,别家医院想办法往外推的(患者)她却二话不说就收下了。
专业
她和花粉柳絮打了几十年交道
人间四月芳菲尽,柳絮飘来欲断魂。这首打油诗已经找不到出处,但济南每每在花粉和柳絮飘扬的季节里,却是相当一大批鼻炎过敏患者最难熬的日子。
作为我省最早开展鼻内镜手术的著名耳鼻喉科专家之一,史丽目前还担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委员以及山东省变态反应学会主任委员,“变态反应性疾病,通俗说就是我们老百姓所说的过敏性疾病,有过敏体质的人如果大量反复接触自然界存在的过敏原,就可能发生过敏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呼吸道的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以及皮肤的湿疹、荨麻疹等。”
自然,作为我省变态反应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同时身兼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鼻科及变态反应室主任之职的史丽最忙碌的季节莫过于此时。“百花盛开、柳絮飘飘的时期,有些人总是感到鼻痒难忍,经常打喷嚏、流清涕,还出现头痛、胸闷的症状。很多人都会以为是患了感冒。”史丽说,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感冒很有可能是“假的”,如果没有发热、嗓子疼和全身乏力而是鼻痒嗓子痒眼睛痒且流泪那么十有八九是患上了过敏性鼻炎合并结膜炎甚至哮喘。
史丽介绍,目前我国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在人群中发病率达到了30%左右。“过敏性鼻炎以往的反应是打喷嚏、流鼻涕,很多人将其当成感冒来治疗,每次都是自己给自己开药。实际上,他们完全是两个病,过敏性鼻炎是过敏原引起的,比如螨虫、真菌、花粉、动物毛屑等及各种食物,现在的花粉季,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就比较多。感冒则是病毒引起的。”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史丽的努力下,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变态反应室按照国内领先的国际化标准建立,具有先进的过敏原和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检测设备,有专业的团队关注上下呼吸道共同的过敏性疾病,进行慢病管理。
信任
对“好医生”的定义她是这样说的
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变态反应室的郅莉莉医生的眼中,史主任是一位良师益友。“史老师是我们山东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咱们省变态反应的‘领头羊’,全国著名的鼻科专家,在很多人眼里是名人、大咖,但她没有一点架子,对待同事、学生和病人总是那么平易近人、关爱有加。”
“我家是新疆的,每次回老家都要坐20多个小时的火车,每次回家前老师都会给我买上一大包吃的,让我在路上饮食无忧。”跟着史丽读研究生的李昂说,还有一位学姐,家是云南的,每次回家也是要坐几十个小时的火车,同样享受他的待遇。
在病人眼中,她是一位好医生。她总是能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许多曾经经过她救治的患者及家属都成了她多年的朋友。多年前,史丽接诊了一个颅底肿瘤的病人,由于病情十分复杂,手术进行了十几个小时,术后病人病情不稳定,史丽在病房监护室陪了患者3个日夜,直到患者平安度过术后危险期她才回家,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也成了多年的好朋友。
时光回转到几年前,在一次中午前往食堂吃饭的时候,史丽突然被一个黝黑、干瘦的老爷子拽住了,“俺可找到你了!”见史丽愕然,忙解释道:“前段时间俺家老婆子鼻中隔脓肿引起眼部感染,打了不少针都不见好转,幸亏遇到了您,做了手术,天天给她换药,她的眼睛很快就好了……”说着,从身后拿出一个黑色布兜直往史丽手里塞,见史丽推辞,老爷子有些着急,“这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别嫌弃。俺家是农村的,没什么好东西,就是自己家种了一点青豆,老太婆亲自挑拣装好一大早就催我过来,没别的意思,就是真心想谢谢你大夫。”听到这里,史丽不忍心再辜负老爷子一片心意,收下了一小袋青豆。
还有一次,一对爷俩送来了喜糖。原来,十几年前,一位患有鼻息肉的17岁男孩来找史丽做手术,史丽发现其鼻咽部还有个小肿物,病理证实是鼻咽癌,“当时他父亲在我面前哭成了泪人,我耐心安慰,又给他讲了鼻咽癌的治疗和预后情况,并帮他联系安排了肿瘤科大夫会诊。”没承想,十几年后他们又出现在我面前,小伙子已经认不出了,父亲激动地说“幸亏你才有我儿子的今天,您是他的救命恩人,现在结婚了,我告诉他一定要让他给你送喜糖!”
就在采访的前一天晚上,史丽刚刚接了一个老熟人的电话:他的女儿十多年前因为鼻腔肿瘤找史丽做过手术,恢复非常好,现在女儿已经结婚生子了,最近有个亲戚也得了鼻腔肿瘤,他再一次想到了史丽。“电话接通后,这位父亲说了一句‘我的女儿是你以前的患者,我现在又有亲戚想找你救命’……这样的话,是对我们医生工作的最大认可和鼓励,多少辛苦在这一刻都不算什么了!”
曾经有媒体记者问过史丽,“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好医生?”她的回答是:尽心尽力用自己的医德和医术赢得患者的认可和信任,当他的亲朋好友有病痛的时候他会第一时间想到你,你就可以算是好医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