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龙山”溯源

发布时间:2017-06-11 22:08:19 发布来源:山东商报 作者:寇建伟 刘雪瑞

目前,焦家遗址的考古发掘还在进行中

古朴的陶器、精美的玉器、精巧的石器骨器……随着对位于山东章丘的焦家遗址的连续考古发掘,大量文物陆续出土,其随葬品数量之多、房址数量之多、墓葬规模之大,让考古专家惊喜不已。五千年前的大型聚落遗址焦家遗址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 记者寇建伟 实习生刘雪瑞

发现房址104处

焦家遗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区龙山街道办事处焦家村西约800米,南距城子崖遗址4公里。遗址所处的章丘地区,属于鲁北古济水流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龙山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以其独特的文化影响力享誉海内外。近两年,随着焦家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逐步深入,众多的新发现表明,该区域在比龙山文化更早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就是早期文明社会形成的重要发祥地。

记者了解到,在2016年和2017年,山东大学考古与文博学系对焦家遗址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共发现房址104处,墓葬205座,灰坑近千处,出土大量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人工遗物和自然遗物。昨日,记者在焦家遗址看到,大小不一的灰坑参差排列,考古挖掘工作正紧张进行,已发掘的大部分墓穴中都有骸骨和陪葬品。在场的专家表示,新发现房址数量多、排列有序,部分大型墓葬不仅规模大、随葬品数量多、棺椁齐全,而且随葬的陶器、玉器精美,很多已具礼器性质。

记者在现场同时发现,各个墓室中棺椁制度不一,墓室大小以及陪葬品数量也有明显的区别。“棺椁制度与墓室大小还有白陶与龟甲都是身份的象征,而陪葬品玉钺则是很高等级的象征,一般是部落首领级别的配置,而此次发掘中几个大墓葬几乎都有玉钺的发现。除此之外,有些墓主人手中握着獐牙,有些墓室也发现了猪狗陪葬的现象,墓主人骸骨也有拔牙的痕迹,这些都是当时习俗的展现。”山东大学考古学博士袁波文介绍。

专家建议对骸骨进行DNA比对

那么,焦家遗址的发现到底有何重大意义?

种种迹象表明,距今5000年前后鲁北地区的社会分化和等级差别已经产生并不断强化。2017年,在发掘区南部位置发现了夯土墙和壕沟的线索,进一步证明了焦家遗址是距今5000年前后鲁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焦家遗址作为该地区大型的中心聚落遗址,也为以城子崖为代表的龙山文化找到了重要的源头。

中国考古协会理事长,国家重大研究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总负责人王巍认为,现如今发现的线索可以推断焦家遗址可能是山东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大汶口文化中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墓葬。“焦家遗址壕沟和夯土墙的发现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大汶口文化中期正是中国早期文明形成时期,这就表明黄河下游在当时也是比较发达,也是几个区域性的早期文明之一。”王巍还建议,对已发现的骸骨进行DNA比对,以确定各个时期以及各个等级的人之间是否有亲缘关系,来推测这些统治者究竟是外来人还是本地人。

目前,焦家遗址的考古发掘还在进行过程中,长期、系统的开展焦家遗址的聚落考古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对于探讨鲁北地区聚落结构研究、中国东部地区的文明起源和形成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