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山东大学洪静兰教授课题组灰霾源头管控研究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17-08-16 08:35:32 发布来源:青岛全搜索 作者:

     近日,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洪静兰教授课题组在工程技术类一区顶级杂志《Renew.Sust.Energ.Rev.》上发表研究成果“Environmental ef-fect of current desulfurizationtechnology on fly dust emis-sion in China”(“当前的脱硫技术对中国飞灰排放的环境影响”),对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灰霾管控进行了探讨。 
    当前,为应对日趋严重的灰霾对人群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政府制定了严格的电厂超低排放政策,这对于国家和电厂来说都是巨大的技术和经济挑战。在过去的几年中,虽然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洪静兰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我国当前广泛应用的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市场份额>90%),不仅会加剧飞灰排放造成的灰霾,还会造成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为此,课题组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对我国现有的烟气脱硫技术开展了源头管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2013年为基准,通过改进现有的脱硫工艺,全国飞灰排放可减少7.6%,同时烟气脱硫环境负荷与经济成本可分别降低60%与20%左右。文章指出,为有效避免技术改进、产品设计、政策导向等因素造成的企业、行业、地区间的污染转移或二次污染问题,从全局视角出发提出对未来的发展路径进行统筹规划、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整顿治理是解决灰霾问题的关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科学、有效地开展灰霾源头管控的政策建议。 
    洪静兰教授任联合国环境署(UNEP)和国际环境毒理与化学学会 (SETAC)-LifeCy-cle Initiative的不确定性分析工作组成员,国际水协会(TheInternationalWater Associa-tion: IWA)生命周期评价工作组亚洲代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生态学卷生态经济与产业生态学分支主编;先后发表 SCI/EI/SSCI论文 60余篇,其中近五年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 《Renew. Sust.Energ. Rev》 《Water Res.》《Energy》 《Int. J. Life CycleAs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SSCI论文35篇,平均影响因子4.4。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