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山东工研院成立两年首晒成绩单 10项产业化项目在济南落地转化

发布时间:2017-11-09 00:00:00 发布来源:济南日报 作者:朱士娟


本报118日讯(记者朱士娟)2015710日,济南市、山东省科技厅和山东大学签署共建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协议。两年来,山东工研院的推进情况如何?今天,山东工研院在山大举行宣介会,首晒成绩单。



我市每年至少投入1亿元


  20157月,济南市人民政府、山东省科技厅和山东大学签署共建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山东工研院”)框架协议。


  两年来,山东工研院面向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需求,调研了30余个技术团队、50余项技术成果,推动了14个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助力近20项前景广阔的科研成果在济南转化或落地。山东工研院副院长黄波介绍,目前工研院章程等系列规章制度已获通过,济南市给予了很大支持,每年投入至少1亿元支持重大平台项目,专设200个事业编制作为人才“蓄水池”,吸引更多科研人才来济。



产业发展基地一期年底封顶


  根据规划,山东工研院的两大发展载体是科研孵化基地和产业发展基地,其中科研孵化基地为山大创新大厦,目前该基地一期(4.4万平方米)建设完成,已投入使用;产业发展基地在高新区创新谷,占地面积17.8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实现封顶。目前孵化和初创期项目落地在高新区协同创新中心。


  为推进强化金融服务支撑,山东工研院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于201612月注册。目前该基金总规模3亿元,首期到位1亿元,通过开展定期项目路演等,已达成光芯片、智能测速等3项共计5000万元投资。另外,还设立了高新区股权投资基金,为山东工研院产业化项目和人才提供金融支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26亿元。


 

明年将培育5-10个创新中心


  目前,“两极温域”节能隔热材料产业化项目、高端半导体激光器芯片与模块产业化项目、超宽禁带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化项目等10项产业化项目在济南实现落地转化。


  黄波介绍,下一步,山东工研院将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机构,组织专家研究工研院发展规划,明确5年发展规划、3年行动计划和1年行动方案。2018年,山东工研院计划培育5-10个协同创新中心,落地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吸引一批高端人才集聚。此外,山东工研院还将打造共研品牌,举办“创新山东”系列论坛,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