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1月3日(签约作者高新焱)近日,山东大学针对在校生外卖消费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根据学生需求实地走访了中心校区、洪家楼校区及兴隆山校区附近共76家外卖店家,并公布了调研数据,受到在校师生广泛关注。
据了解,在山东大学团委的学生记者走访调查的76家外卖店中,与外卖平台提供的地址不相符的店家占23.6%。兴隆山校区附近的外卖店地址不符的情况最为突出。调查中记者发现,无门牌、门店小、位于小巷角落等是这些“地址不符”店铺的通病,并且这些店铺大都存在着门店店面小、环境卫生相对较差的问题。在所调查的76家店中,40.8%的店铺门店较小,其中大部分都在“地址不符”一列。
此外,根据学生记者披露,除却只提供外卖服务的店家外,对比各店铺的外卖与堂食的差别,团队发现各家店的情况也是不尽相同,并且许多店家的卫生状况并不符合要求。
据了解,走访的外卖店家中有66家具有堂食条件且有明确存在的厨房,其中23家对记者开放了厨房,27家明确表示不开放。此外,有些店铺甚至是位于一些破旧的房子和危楼中间,后厨环境阴暗且脏乱。这一结果数据一经公布,同学们大为吃惊,很多同学也表示曾经光顾过发布信息中的卫生极差的店铺。在实地调查中,学生记者着重注意了店铺的许可证件(《工商营业执照》《服务餐饮许可证》等)张贴情况,而走访的76家店铺中,将证件张贴出来的仅有40家。在网售外卖平台“亮证”要求下,外卖店铺出现了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即“一证多店”。
据悉,饿了么发布了《2016在线外卖消费大数据洞察》,据数据显示,大学生校园市场在外卖消费市场中占额近半,仅次于白领商务市场。外卖因其便捷性赢得了不少学生的认同。据此,山东大学发起本次实地调研活动,旨在了解在校生的饮食状况,着重提醒学生注意饮食安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