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补短板固底板,打赢三大攻坚战

发布时间:2018-01-28 07:44:56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

  1月27日,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临沂团徐春福代表(右二)向陈颖、张善久、徐光琴、徐仲圣(从左至右)等代表介绍光伏路面节能情况,就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助力沂蒙老区高质量发展展开热烈讨论。记者 王世翔 报道

  1月27日,在政协分组讨论中,张华滨委员就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持续推进金融风险防控建言献策。记者 卢鹏 报道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事关民生福祉和新旧动能转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好这三大攻坚战,需要坚持标本兼治,既补齐短板,又加固底板。围绕于此,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本报记者 杨学莹 王 川

  一边化解风险,一边打基础利长远

  金融、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核心和保障作用,在这三个方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一场输不起的战役。我们看到,防范化解风险被置于三大攻坚战的首位。

  推进金融风险防控,政府要加强监管。青岛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少泉代表观察到,近几年我省各市县健全了金融办、金融监督管理局,出台了国内第一个地方金融条例,将地方金融组织纳入监管。他认为,需要继续用力的是,立法监管人员应该更专业化,监管执法也应该更严格,特别是要严打非法集资、无牌经营、不当套利等金融乱象。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付捷委员说,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指引下,工行山东省分行去年投向实体经济新增超过700亿元,创历史新高。

  郭少泉代表建议,银行业脱虚向实,有关部门的改革要跟上。他说,现在青岛银行正申请“投贷联动”试点,争取被允许对早期科创企业做股权投资。以前法律不允许商业银行搞投资,但在市场驱动下,银行会通过其它渠道加以运作,这反而会造成不可控的金融风险。如果进行相关改革,“堵后门、开前门”,疏堵结合,能从治本上防范金融风险。

  当前山东资本市场有一个较为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也是防控金融风险的“痛点”:企业过于依赖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只占20%左右。例如去年山东新增上市公司25家,筹资总额170多亿元,与江苏、浙江等省的差距较大。中国证监会山东监管局兼济南稽查局局长陈家琰委员说:“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政府要引导扶持企业上市,另一方面,证券、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也要优化业态、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安全生产,也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一项重要任务。群众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发展成果还有何用?为解决这个问题,当前我省正在全省企业推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山东金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机动车间主任孙徐军代表,高度认可这项工作。

  “这是强基固本的措施。去年9月,我们公司通过了‘两个体系’验收。每天交接班时,职工手持专门机器,对着清单一项项检查、打卡划勾,不合格就不接班、不操作,保证了安全生产。”孙徐军希望我省将“两个体系”建设一直抓下去。

  保持蓬勃发展活力的老企业、大企业,对安全生产往往有一套成熟做法,输出他们的经验,是我省抓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齐鲁石化公司党委宣传部、统战部部长高鹏委员说,来济南前,公司正在举办一个安全生产技能培训班。他说,省里将齐鲁石化定为全省的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技能培训点,齐鲁石化将来还要注册专门的安全咨询公司,一对一地下厂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此,代表委员在审议讨论时认为,我省社会形势总体和谐稳定,平安山东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但是,抓和谐稳定一刻不能放松,要继续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让我省和谐稳定的局面更加巩固。

  下绣花功夫挖穷根壮身板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精准脱贫这场攻坚战意义重大。

  省委副秘书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时培伟代表告诉记者,不让一个人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的,突出抓好精神扶贫。“山东建档立卡的242万多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占了36.5%,要通过精神扶贫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近年来,我省把精神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第一仗,千方百计帮助贫困群众“心里热起来、脑子转起来、身子动起来”。2016年以来,全省贫困人口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135万人,占脱贫人口的58.4%。

  黄河滩区祖祖辈辈与黄河为邻,一次洪水就有可能致贫、返贫。省委对滩区的脱贫问题高度重视,出台政策:60万滩区群众迁建。东明是全省迁建任务最重、工程量最大的县,共涉及148个自然村、11万多人。

  “长兴集8号和焦园8号两个试点村台,目前正面向全国征集村台社区工程外观、平面设计方案,其余22个村台和1个外迁社区实施方案已获批复,一期12个村台已全部开工建设。”东明县县长张继争代表说。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东明在社区设计和户型选择上既方便群众生活,又适合富民产业发展,确保迁建工程安全、耐用、持久。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既需要省里精准施策精准发力,还需要各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探索脱贫路径。高青县县长杨新胜代表讲了一个故事。高青县辛庄村曾是省定贫困村,农民单打独斗种地没有账算。去年村“两委”以“村社共建”模式成立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村“两委”成员在合作社交叉任职,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当年平均每亩增收1400元左右,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此外,蓑衣樊村办起20余家农家乐,贫困户每人每年分红1200元;茹窑村则把全村土地流转,探索土地入股,让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实现脱贫……高青越来越多的村正在积极探索脱贫路子,摘掉穷帽子。”杨新胜说。

  共创共享齐鲁大地碧水蓝天

  污染防治,给齐鲁大地以碧水蓝天、繁星明月,给人民以优良的工作生活环境,既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又是倒逼各地进行新旧动能转换的有效抓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得民心、促经济,在山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省环保厅副厅长周杰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手机几次响起,每天17市的空气质量指标、“电代煤气代煤”后每天全省的用气量、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各地区每天的用电量,在手机上都有显示。“这些数据反映了全省的环境质量,必须随时监控,随时做好防范治理工作。”

  周杰说,在省委坚强领导下,2017年我省刮起“环保风暴”,关停整治2.7万家“散乱污”企业,拔掉3.8万台小锅炉,实现所有火电机组超低排放。同时健全法规政策体系,同步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调整,实现了改革开放后规模以上工业煤耗首次下降,全省的PM2.5较上年改善了13.6%,PM2.5全省平均值降到了57,天气良好率达到了58.8%。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长英委员注意到,我省的环保标准在全国最高,末端治理已经潜力不大。他建议,应该继续从根子抓起,坚持不懈地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按照我省制定的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到2020年,全省空气质量比2010年改善50%左右,让公众享受到最基本的环境空气质量。

  对企业来说,环保不是“包袱”,而是企业的生命线,更是企业创造财富的契机。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胜代表说:“环保问题实质是资源和能源利用问题。”近5年,泰钢先后投入10亿多元开发环保技术。眼下泰钢利用余热、余压年自发电量5.2亿千瓦时,够一座百万人口大城市居民用一年。

  “污染防治永远在路上。”周杰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继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净土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三大攻坚战,个个关系大局、关系未来,个个需要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我们相信,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去年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只要我们勇于拼搏、开拓创新,严格落实有关政策,就一定能打赢三大攻坚战,推动山东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