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月29日讯(山东商报 记者王新超)近日,在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济南代表团参与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省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郭新立针对如何让优秀的本科生继续留在山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郭新立在谈到创新时说,大小是静态的比较,强弱是动态的比较,决定强弱的是核心竞争力,“在创新驱动战略下,最核心的是创新。”如何做到协同创新,使创新链更完整?要使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换等转起来,缺一不可。他说,要重视原始创新,特别是颠覆式创新,把大学、科研机构、产业、市场等有机结合起来。
与此同时,郭新立强调学科的整合创新。他以山东大学为例说,山大的数学学科在全国名列前茅,文史也见长,但工科,尤其是“新工科”仍需要加强发展,例如人工智能的研发,将带来想象不到的动能。郭新立说,假如没有人才驱动,创新驱动是无法实现的,而目前山东在人才驱动方面,面临严峻的形势。“山东大学‘有帽子’的人才,如长江学者等,没有一类是在全国前20名之内的,全在前20名之外。”实际上,在改革开放后,从山大本科毕业后来当选两院院士的人数在全国高校中排第6名,但优秀的本科生没有留在山东。
尤其是保研放开了,对山东大学的冲击严重,“过去每年有1200多人保研后继续留在山大,现在每年只有300人左右。”
他建议山东建立更有吸引力、更开放的人才政策,同时完善对人才的服务体制,让人感觉在山东生活舒畅,能干事创业。
而谈到应如何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要求?他概括为8个字:“人人争先,从我做起”,“目前山大已经制定了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行动方案,省里也将进行全面对接。”郭新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