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一梦 耳聋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全世界有3.6亿人患有听力损失,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表明,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其中听力残疾2780万人,约有80万重度、极重度耳聋,且每年新增先天性耳聋2万至3万名。 今年的3月3日是第十九个全国爱耳日,主题为“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常见的耳部疾病都有哪些,该如何预防?日常耳部保健又该如何进行?在爱耳日到来之际,让我们聊聊关于耳朵的那些事儿。 听力障碍程度◆轻度:听力损失26-40dBHL,听谈话声有困难◆中度:听力损失41-60dBHL,听大声说话有困难◆重度:听力损失61-80dBHL,大声喊只能听到几个词◆极重度:听力损失》81dBHL,大声喊也听不到任何词 耳聋基因检查的适应人群 各种不明原因的耳聋人群,包括先天性聋和后天性聋。 病情需要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人群,如链霉素抗结核。 家族中有不明原因或明确遗传性耳聋的听力正常人群,检测是否为缺陷基因的携带者。 家族中有不明原因耳聋的听力正常人群婚前检查。 已生育一耳聋后代,做产前聋病基因诊断之前。 耳聋患者结婚或生育前。 张寒冰,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人工耳蜗国家项目定点医院手术医生,中国康复医学会听力康复病人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听力及言语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委员。 擅长耳显微外科手术和耳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各种中耳疾病、耳鸣、耳聋、小儿听力障碍、眩晕等,特别在小儿听力诊断和人工耳蜗微创手术及听觉植入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坐诊时间:周一全天。孕前耳聋基因筛查,可预防先天性耳聋 常见的耳部疾病大概分为婴幼儿期的耳聋、儿童期中耳炎以及中老年人神经性耳聋和耳鸣四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张寒冰介绍,听力障碍俗称耳聋,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人听觉困难,听不到或者听不清环境及言语声。 听力障碍分为四个程度,分别为轻度耳聋、中度耳聋、重度耳聋和极重度耳聋。张寒冰说,有家族性耳聋病史或耳毒性药物应用史的,有中耳炎等病史的,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的、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或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的人是听力障碍的高危人群。 根据中国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为1‰—2‰,随着年龄增长,永久性听力障碍和持续增加,5岁之前听力障碍的发病率上升到2.7‰,青春期则会高达3.5‰。 “先天性耳聋的发病因素中,遗传占60%左右。”张寒冰介绍,遗传基因是导致宝宝听力损失的重要原因。耳聋基因大多为隐性基因,听力正常的父母也有可能携带耳聋基因而不自知。而耳聋的基因筛查并没有作为常规的孕检常规项目,所以许多人会忽略,直到孩子出生后才发现有耳聋问题。 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专家提倡备孕夫妇增加孕前耳聋基因的检查,尤其是对于有耳聋家族史的夫妇。“根据国家要求,医院都会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在出生后的48-72小时,复筛在出生后42天,大多数都会在此阶段确定是否有耳部疾病。”张寒冰说。14岁以下听障儿童可免费植入人工耳蜗
除了新生儿听力问题外,4-18岁的儿童期的听力损失也是临床上的常见问题。“在儿童期,急性中耳炎是比较高发的病症,多数原因都是感冒治疗不及时。”张寒冰说,对于急性中耳炎不能以“不疼”为痊愈的标准,因为儿童期的孩子还不能对耳病进行细致的描述,而中耳炎对听力的损伤不易被察觉,家长应以医院的检测为准。现在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耳毒性药物的规范应用,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耳毒性药物的应用已经基本都被淘汰了,所以药物性耳聋的情况已极少出现,一般在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人工耳蜗是一种替代人耳功能的电子装置,可以帮助双耳听阈大于90分贝(dBHL)听力级以上患有重度、极重度耳聋的成人和儿童恢复或提供听的感觉,是全聋患者恢复听觉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张寒冰说,国内进行人工耳蜗手术的人群多为儿童,而国外大部分使用人群为中老年人。
“人工耳蜗的手术不牵扯重要脏器,80岁老人也可以进行,价格在8万-20万不等,在我省,14岁以下的听障儿童可以免费进行手术。”张寒冰说,进行人工耳蜗的植入需要三个阶段,首先是术前的筛查,其次通过手术将装置植入,手术后需要住院3-5天进行观察。
第三阶段为手术后体外装置的调制和适应。与此同时,还需要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因为通过人工耳蜗听到的声音与“正常的声音”还是有所不同。“患者开始听到的声音更像是机器声或合成声,等经过适应后,就可以逐渐识别出各种声音。”张寒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