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重磅!11号线今开通,青岛进入地铁三线换乘时代

发布时间:2018-04-23 14:19:18 发布来源:齐鲁壹点 作者:赵波 张晓鹏 台雪超


列车一路钻地穿山,乘客一路观山看海……23日,青岛首个开工建设的高架线路——“最美地铁线”11号线通车了。这是山东开通的第三条地铁线路,距离上一条地铁线路只有不到半年,青岛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超过100公里,也正式进入3线换乘时代。


  11号线通车即墨融入青岛1小时生活圈

  青岛地铁11号线全长58.35公里,以高架敷设为主,起自苗岭路站,向北沿松岭路、滨海公路敷设,经3处山岭隧道穿越崂山,沿规划硅谷大道向北至大田路,沿大田路向东终至鳌山湾站。全线设车站22座,依次为苗岭路站、会展中心站、青岛二中站、青岛科大站、张村站、枯桃站、海洋大学站、世博园站、北宅站、北九水站、庙石站、浦里站、鳌山卫站、山东大学站、蓝色硅谷站、水泊站、博览中心站、温泉东站、皋虞站、臧村站、钱谷山站、鳌山湾站,在苗岭路站与运营地铁2号线换乘。

  去年12月10日地铁2号线东段开通试运营,青岛地铁实现了由单线向双线换乘运营模式的转变,青岛市整体公共交通格局得到了极大提升,公共交通客运量增长明显。地铁11号线是连接青岛市主城区和蓝色硅谷区域的轨道交通快线,开通后预计日均客运量5-8万人次,断面客流0.3-0.5万人次/小时,因换乘带来地铁3号线日均客运量预计增长7.6%,2号线日均客运量预计增长8%。随着11号线的开通,青岛主城区与即墨公共交通将实现无缝衔接,群众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11号线沿线串连起了重点功能区蓝谷,以及世博园、北九水等旅游景区,一路走山岭、过隧道,山、海、泉、林、花等不同景色尽收眼底,“看得见风景的行驶”将给沿线区域经济发展打开一片新空间。


  建设者3年无休保畅通,创新6项技术施工

  青岛地铁蓝谷公司总经理刘生秀介绍,11号线设有地下区间、长大高架区间、山岭隧道,可谓是“上天入地”,工程复杂,结构形式多样,难度大、风险高。如苗会区间下穿金家岭商业区,上有国发中心等高层建筑,地质条件复杂,难度较大;北北区间高边坡,临近滨海公路,岩质坚硬,爆破作业影响周边居民和滨海公路正常运行,存在较大风险;崂山隧道,长4580m,全线最长的山岭隧道,穿越断裂带、山涧河谷等有风险的地带,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钱鳌区间悬臂梁,全长202.7m,横跨滨海公路,采用挂篮施工,施工难度大,风险高。

  “我们首次在青岛地铁项目采用先张法预制U梁施工技术。全面推广热轧带齿槽道预埋件安装技术等6项创新。”刘生秀说,对工程建设中风险大、技术难度高的单位工程,地铁建设者们通过成立技术攻关小组,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降低施工难度和作业风险,克服,安全、优质、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11号线建设工程中全体参建员工自2014年10月全面以来,部分员工没有过过一个春节,没有休过一次假,大部分员工一年见不到家人一次面,为11号线工程建设牺牲了与家人陪伴的时间,保证了11号线的顺利开通。


  2021年前,1号线、4号线、8号线也将陆续开通

  3条线路运营,4条线路在建,以后每年至少开通一条线路,每年至少开工一条新线。“从线网的角度观察,11号线和将于年底前通车的13号线,犹如青岛轨道交通线网展开的一双“翅膀”,一只通往即墨,一只延伸到董家口。与市区运营的3号线、2号线衔接后,4条线路将青岛最美海岸线全部串联起来。”青岛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11号线通车后,将青岛地铁线网运营里程添加到了“百公里”朋友圈,开启了三线换乘新时代。这条以高架敷设为主的线路,与市区运营的两条地下线路一起,丰富提升了青岛地铁线网的“颜值”和“内涵”,将为青岛地铁积累更多的建设、运营、管理、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经验,推动青岛地铁迈入“大建设、大运营、大经营”的新阶段。

  目前,青岛已经开通的3号线和2号线东段运营总长度44.8公里,地铁车站总数40座。作为连接我市主城区和蓝谷区域的轨道交通快线,11号线在苗岭路站与市区线2号线实现换乘,并通过2号线在李村站和五四广场站换乘3号线。从线网的角度观察,11号线和将于年底前通车的13号线,犹如青岛轨道交通线网展开的一双“翅膀”,一只通往即墨,一只延伸到董家口。与市区运营的3号线、2号线衔接后,4条线路将青岛最美海岸线全部串联起来。换乘之后,青岛地铁运营里程突破100公里,将极大带动青岛市公共交通客运量增长。地铁通到哪里,城市就发展到哪里。据悉, 今后几年,青岛地铁将“每年至少开通一条线,每年至少开工一条线”。到2021年底,1、4、8号线将陆续开通,开通线路总数将达到7条、近330公里,初步形成青岛市轨道交通骨干网络。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